前途好茫 大學生「軟能力」變重要
更新日期:2009/03/02 03:08 朱芳瑤/台北報導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2/4/1fadh.html
景氣寒冬加深「高學歷高失業率」恐慌,不少大學生都感受到了,有人自承「沒準備好」,打算先考研究所,也有學生多方發展興趣與專長,對投入職場信心滿滿。此外,面對企業徵才強調「即戰力」、「好不好用」,不少大學開始注重學生在知識以外的軟能力。
根據青輔會訪問四五二位企業雇主或人資主管,針對「就業力技能」所做的優先順序排行調查,依序為良好的工作態度、穩定度與抗壓性、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意願與可塑性、專業知識與技術、團隊合作能力、基礎電腦應用技能和主動發覺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東吳大學校長黃鎮台直指,培養大學生的「軟能力」,將會是高等教育愈來愈重要的責任。他說,軟能力包括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待人處事態度與傾聽多元意見的能力等,這些幾乎與職場強調的就業力相吻合。
台灣大學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執行長鄭玉梅也說,大學生不缺專業知識的汲取管道,但欠缺對職場生態及產業發展的認識。
為了協助學生充實本身的就業力,台大昨日首度舉辦職場體驗營,邀請知名購物網站PayEasy引領學生認識職場運作實況。這項活動只開放六十個名額,報名第一天就額滿截止,同學響應的情況十分踴躍。
大環境不佳,工作難找,連台大學生都感到焦慮。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大三的賴玟潔表示,目前她也面臨升學或就業的抉擇,考量到自己尚未準備好,沒把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目前打算先考研究所。
台大工管系大四的吳詩涵也坦言,她會陸續投出履歷,但因擔心求職碰壁,之前也透過推甄進入研究所,至少給自己留個「後路」。
也有同學積極開拓自己的就業力。台大電機所碩一生張晉棠說,自己本身鑽研理工領域,也對商管有興趣,未來想結合這兩項專長,找到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EC的想法
現在大學生要學習的事情
確實比以前的大學生還要多很多
且面臨的社會環境
也更是艱難
不過
以過來人的看法
EC會建議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
就要開始慢慢培養投資理財的知識
聽起來可能有點老套
事實上
光是要判斷市場上四面八方的金融消息
其實就要花一段時間去磨練唷
意思就是
媒體寫的不一定是真實
有可能是刻意放的假消息唷~~
通常這種假消息還很多呢 舉例來說去年上半年有某家外商銀行(很多花那ㄧ家)
拼命在電視上打廣告叫人投資澳幣定存
等到廣告停止播放沒多久
澳幣也下跌了
一下滑很多投資人就真的是千古恨呀!!
因為所賺得的利息是固定的但是沒辦法平損匯率差!!
這假消息還只是比較明顯的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金融新聞或是市場分析更是陷阱重重
應驗一句話~~富貴險中求~~
所以
"兵荒馬亂"的時代更要
加強自己的實力啦~~~
若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本Blog裡的收藏文章或是Currency好站連結
當個人達到財務自由的階段(沒有龐大負債~~比方說卡債; 各式貸款--助學貸款)
工作只是生活上的寄託時
就不必擔心下個被裁的會不會是自己了
也不會太在乎老闆的眼光
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現在很少人身上沒有背負貸款)
不過從現在開始慢慢培養總比從不去碰來得好吧
(ps甚至是把錢託付給信口開河的理專去幫你管理;保證每年有多少%的利息=把錢丟到水溝裡還差不多呢)
Better late than never~~
自己的理財能力強大才是最佳保障囉
regards
Emily Chuang
No limitations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fairy tales when you actually fight for something.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just carry on until you got it successfully 😘
- Mar 05 Thu 2009 08:58
更上一層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